7.18.2010

UCLA之政治議題 vs. 環境議題

我修的兩門課當中,其中一門Global Environment and World Politics全球環境與世界政治這門課雖然談論全球環境議題,但其實是政治系開的課。修這兩門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想看看美國在環境議題的看法,其二是我想要了解政治對國際環境議題討論及決策之影響。



這門課的教授其實是德國人,所以她常常給完美國的例子之後就會給予歐洲的例子。老實說,從授課內容來看,我並不覺得她是個Environmentalist,她真的比較像是政治學的角度去看待目前聯合國討論的環境議題。我還記得她在上課提及IPCC所發佈的報告中的論證,我隨即去閱讀她規定的教科書: Why We Disagree About Climate Change,裡面提到IPCC所使用的Bayesian Beliefs有問題。我個人是IPCC的支持者,因為我相信國際公約以及科學家所發佈人類對與暖化的證據之關連性。所以我在第一次的Short Paper作業去反駁作者Hulme以及教授的論點。目前為止,我很喜歡美國的地方就是他自由開放的態度以及文化大熔爐的精神,一堂課理棉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教授一視同仁之外,給予我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同課題,要我們思考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相互之影響。因此我寫了篇以演化心理學與環境議題觀感的short paper,結果拿到A!!!


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圖書館

UCLA地球村

進入第二週之後,我的交友圈更加拓廣了,和我最合的就是來自荷蘭的Siham和Nene。


Siham在荷蘭是英文老師;Nene今年剛畢業,職業為工程師,同時投入非營利事業。他們兩年紀和我相仿,所以每天總是有聊不完的話。Siham是個非常風趣的人,我們常常在一起聊自己的感情觀和未來。她在荷蘭的Utrecht攻讀碩士,剛好是我以後想念書的地方!!所以我們就有更多共同的話題。


Nene和我個性差不多,傻大姐+愛玩。所以我們每天都儘想一些瘋狂的事情來做。我很喜歡她的態度是:Life is like a game. We must play hard and have fun.目前為工程師的她,她經營一家專門賣二手商品的店,將所得全數給貧窮國家的計劃,他說她對非營利的事業很有興趣,我們一談到非營利組織和幫助窮人或改變世界就變的很熱血,我想我們都擁有同樣的熱情。

她們很特別的地方是他們也同樣是透過獎學金到UCLA念書。荷蘭每年舉辦ECHO獎項的競賽,此項國內競賽是給予優秀移民學生獎學金到美國學習並進行交流。今年的獲選者包涵三位摩洛哥裔荷蘭人以及兩位非洲裔荷蘭人。當然我也和他們介紹我們【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畫】,他們覺得很值得學習的是台灣除了提供獎學金讓我們在UCLA修習課程之外,還特別安排實習及參訪,他們覺得無論在經歷上還是人脈上,都是很難得的經驗。



其實我覺得很感動的是,我和一群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朋友聚在一塊,卻發現我們對世界擁抱同樣的熱情,懷抱同樣的夢想。我們笑著說著,雖然生長環境和膚色不同,其實我們彼此沒有差異,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7.07.2010

眷戀太陽

我想了好久好久
苦惱、甜蜜、複雜的思緒加上好多五味雜陳的感覺

走在舊金山寒冷的碼頭
腦中浮現了陳綺貞【魚】的歌詞
耳邊環繞著Adele Chasing Pavements的旋律

我心裡很清楚
The decision is made.




對不起
「原諒我飛,曾經眷戀太陽。」
This is my answer.

6.29.2010

美國第一週---UCLA玩真的&真的好玩

Dears,

來到美國如我預期一般,適應得非常好。我想是因為我喜歡感受不同的文化以及風土民情吧。
我修了兩門課,八學分,分別是Environmentalism和Global Environment and World Politics。
我住在UCLA的宿舍Rieber Hall,我兩個室友分別是Nikita,她是個在新加坡念南洋理工大學的印度女孩,另一位室友Rin是會日文、中文、英文的韓國女孩。我們個性都不一樣,但是相處的很愉快。

我很喜歡UCLA的校園,最喜歡在校園做的事就是自以為浪漫的躺在校園草地看書,驚喜就是會有松鼠陪我一起享受加州的陽光。


其實才來UCLA第一個禮拜就感受到讀書壓力了,教授派很多書和論文要讀。這禮拜就要交一篇short paper,之後還要做調查性的實驗與研究。其實這裡課業壓力很重,但是感覺上同學們時間管理很好,又會念書又會玩。不過幸好兩門都是環境相關的課程,有興趣就學的挺得心應手的。

用功的證明


UCLA校園應有盡有,我一天的行程大概就是: 早上上完環境學後去圖書館念書,接著就去宿舍旁的游泳池游泳(整個不輸給飯店),晚點再去健身房。我喜歡這樣的校園生活! 身體健康心靈也充實,在這樣的環境唸書真的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讀書之於,當然也要感受一下美國文化,我第一個禮拜就先去迪士尼和海洋世界玩了。開學以後認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包含美國、義大利、委內瑞拉、荷蘭、印度、韓國當然還有台灣的朋友。我們一行人常常都會約出去,也笑稱說我們是共和國或聯合國團,因為真的是來自世界各地。我們第一個週末就約去Santa Monica海灘。


其實每個人的背景都很有趣,藉由跟他們聊天,才有辦法更進一步了解實際他們的文化。像我以後很想去印度工作,我和印度朋友深談以後,才更進一步對於他們現代社會的了解。我相信未來我和他們一定都還會在世界各地碰到。

我來的第一天就有美國人對我說:
I think you will love this city and enjoy yourself a lot in this country.

And I already feel this way.

6.12.2010

那一幕

原本,在赴約的途中
我在高鐵的捷運站等他
結果
我看見一對年輕情侶
男生就是忠厚老實的那型男生
他要和女友分離的時候,
出了車廂門,就待在原地,望著女友
深情款款的揮手
一直到車廂開走

直到那一刻
我才發現那就是我想要的愛情

我告訴我自己
那種男生
才值得我全心全意的投入

6.11.2010

第二篇

6/17 星期四出發 ^^

99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畫

Dear,

我的行程如下

6/17 高雄-加州UCLA
7/30 西岸
8/7-12 橙縣僑務中心實習(核桃谷水區、聖瑪利諾市及漢庭頓圖書館參訪)
8/13 華府 (國會山莊、林肯紀念堂、雙橡園、航太博物館)
8/15 華府、紐約
8/24 華盛頓-舊金山
8/28 舊金山-高雄

6.06.2010

Only mountains can’t meet.

原來他是禁忌的話題
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
因為我沒有跟其他人談論過他
或許是因為想起來還是會難過吧

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嗎?
老實說,我不知道。

只是再一次鼓起勇氣看著他的照片
好多回憶湧上心頭

發現我因為他
錯過了好多
而他
也錯過了我

所以
我選擇繼續向前走

還記得他當初的承諾
“Only mountains can’t meet.”

或許等到有一天我們彼此再次遇見了
我會做出不同的選擇